IN视频|中广核:专利技术成果让核电更安全可靠

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5-07-08 2 101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8日讯(记者 林玟珊 翁任莹)核电是我国绿色能源的主力,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和有效途径,中广核集团为此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中广核集团的一项专利获金奖,提高了核电机组整体的安全性,保障了核电关键装备全寿期的安全运维。搭载本专利相关技术成果的维修服务打破了国外垄断,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

IN视频|中广核:专利技术成果让核电更安全可靠

打破垄断助力我国核技术自立自强

“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是中广核集团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的专利,取得了堆焊修复技术的创新突破。以该专利为核心的成套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突破了现有技术瓶颈,实现了从方案设计、设备、工艺、人员的100%自主化,降低了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为国内核电设备维修、延寿、改造提供了切实可行、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自主化解决方案和示范案例,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的垄断和封锁,助力我国核技术自立自强。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面对庞大的核电规模,国家迫切需要实现核电安全可靠、万无一失,为此各大型核电基地每年投入到设备检修的费用数以亿计。核岛设备所室主任匡艳军说:“本专利可解决复杂支管焊缝、管状密封焊缝、密封唇焊焊缝等复杂结构的维修难题,显著提高了焊缝质量,将堆焊裂纹降低60%以上,提高了核电机组整体的安全性,保障了核电关键装备全寿期的安全运维。”

以这项专利为核心的成套技术作为核电站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助力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获得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及欧洲用户要求认证(EUR)且无重大问题和设计缺陷的三代核电技术,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核电技术实力,成为中国名片,为“华龙一号”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此外,该专利技术在国内多台等在运机组中的应用,大幅缩短了机组关键路径工期时间的占用,节能减排二氧化碳数十万吨,为保障核电安全、高效运行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做出重大贡献。

“在专利研发的过程中,有一件难忘的故事。”熊志亮说,最终模拟试验阶段,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一度对修复方案产生了动摇。事情发生在第一次的集成模拟试验上,当自动焊机完成了焊接修复后,在焊缝冷却过程中出现了微小的裂纹,虽然裂纹尺寸不大,但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团队成员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在未来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当时整个团队都陷入了紧张的气氛,大家都担心之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展开全文

在经过了短暂的情绪波动后,大家又都恢复了之前的工作状态,因为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眼看成功就在眼前了,怎么能被这样的问题所打倒,从那时起,实验室里就不分白天和黑夜了,所有团队成员就好像上满发条的马达一样,不停地在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参数,在连续工作了36小时后,团队最终给出的结论是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过高而导致的缺陷产生。

在经过几次温控模拟实验后,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几乎完美的焊缝样本出现在了他们面前,那一刻,所有团队成员都沸腾了。匡艳军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种通过夜以继日地努力换来的成功,不仅是对团队成员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憧憬。这次成功不仅是每个人的胜利,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IN视频|中广核:专利技术成果让核电更安全可靠

将知识产权置于创新链的引领位置

“核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已形成普遍共识。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大陆地区核准在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一共有102台,总的装机容量是11313万千瓦,在所有的国家里排在第一。到206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需要达到18%左右,与当前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当。核电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抢占机遇,工程公司科技管理部经理潘跃龙说,知识产权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核电技术革新,依托国内外核电工程建设,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构建具有核心创新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规避机制,盘活公司知识产权资产,强化对核电产业链的资源掌控,使知识产权能力成为推动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

据潘跃龙介绍,公司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绘制公司科技创新“一一四六”蓝图,建设了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平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既有基础前沿技术驱动、又有工程效益转化的研发项目梯队,为知识产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保障。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350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766余项,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14项。他表示,与此同时,公司坚持知识产权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保护盾”,更是驱动创新的“指南针”和“加速器”的管理思路。通过制度设计、市场激励、生态优化与文化塑造的多维联动,将知识产权嵌入创新链全生命周期,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驱动机制,将知识产权置于创新链的引领位置。

IN视频|中广核:专利技术成果让核电更安全可靠

深圳的知识产权环境具备明显的优势

中广核集团自主创新成果丰硕,离不深圳的知识产权沃土。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市场竞争激烈,知识产权环境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深圳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环境,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潘跃龙表示,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氛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深圳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在版权、商标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深圳市的中国专利金、银奖获奖数量也位于全国前列,这些都表明了深圳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为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潘跃龙说,深圳市政府服务效率高。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需求,主动了解企业的需要,通过各类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业务指导和服务效能,在深圳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切实提高业务办理、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务。

“深圳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密集分布了大量高科技企业,为了鼓励企业落实高价值知识产权管理、有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防控,深圳发布了较多知识产权政策,特别是试点了不少新政策。如专利授权资助、专利奖配套奖励、知识产权证券化资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知识产权维权资助等,有了这些政策的加持,企业研发劲头更足,深圳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中国专利金、银奖获奖数量位于全国第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也居全国前列。

“深圳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是全国人才创新汇聚,每年吸引了各类知识产权优质人才来深圳工作创新,为深圳市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保障了深圳的活力。”潘跃龙说,总之,深圳的知识产权环境具备明显的优势,政府服务效率高、市场活力强、人才资源丰富、将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的蓬勃发展。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