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通缉令是伪造的,杜特尔特将重获自由,马科斯众叛亲离
近期,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事件持续发酵。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主持召开听证会,调查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这一事件也让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内声望颇高。他执政期间,积极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大力引进中方投资。众多来自中国的项目落地菲律宾,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都得到显著改善。在治安方面,杜特尔特发起的禁毒战争成效显著。曾经猖獗的毒品犯罪得到有效遏制,菲律宾的治安状况大幅好转。据相关统计,杜特尔特下台时,支持率超过60%,创下菲律宾历史最高纪录,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他的认可与支持。
然而,杜特尔特如今却深陷囹圄。国际刑事法院指控他在2016-2022年担任总统期间实施全国反毒品行动时,涉嫌犯下“危害人类罪”。但菲律宾早已在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从法律层面来讲,该机构对菲律宾及杜特尔特应无管辖权。值得注意的是,在听证会上,伊梅·马科斯指出国际刑警组织并没有发布针对杜特尔特的红色通缉令,只是发布了“扩散通报”,她质疑菲律宾政府出动执法人员逮捕杜特尔特的合理性。菲律宾跨国犯罪中心执行主任虽称“扩散通报”与国际逮捕令有关,但这一解释难以服众。种种迹象表明,杜特尔特被捕的背后或许存在隐情,所谓的“逮捕令”很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有伪造的嫌疑。
展开全文
马科斯(资料图)
在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中,现任总统马科斯的态度备受争议。马科斯上任之初曾明确表示,不会协助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进行调查。但从2023年11月起,随着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矛盾升级,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称正在重新考虑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这一行为被外界认为是为杜特尔特被捕“铺路”。马科斯此举引发了诸多不良后果,他的支持率因此大幅下滑。据菲律宾相关机构调查,其民调支持率已暴跌至2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特尔特女儿莎拉的支持率却飙升至54%。
马科斯支持率下降并非仅仅因为杜特尔特被捕这一件事。菲律宾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加剧,食品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马科斯政府亲美的政策。菲律宾挑起南海冲突后,中菲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冲击,中方对菲投资锐减,众多在建或筹建的基建项目被迫叫停。而美国承诺的补偿和投资却迟迟没有兑现,“吕宋经济走廊”更是毫无进展,马科斯政府显然被美国“忽悠”了,却让菲律宾民众承受经济困境的苦果。
菲律宾国内贪腐问题频发,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信心持续下降。政府公信力缺失,使得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在这样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不断走低,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狱中与女儿莎拉会面时,劝她赶紧回到菲律宾。这一方面是因为杜特尔特被捕后,家族群龙无首,莎拉作为家族核心,需要回国主持大局;另一方面,莎拉已被众议院弹劾,如果参议院也通过弹劾,她的政治生涯将就此终结,当下急需她回国处理反击弹劾事宜。此外,5月菲律宾将举行中期选举,若杜特尔特家族联合其他家族在选举中取得优势,将获得制衡马科斯的有力砝码。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疑点重重,所谓的通缉令很可能存在伪造情况,若最终证实,杜特尔特将重获自由。而马科斯政府因一系列错误决策,支持率暴跌,陷入众叛亲离的局面。菲律宾的政治局势未来将如何发展,是马科斯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挽回局面,还是杜特尔特家族成功实现政治反击,值得持续关注。
评论